第205章 湖北官员心善_红楼:我是贾琏
17书吧 > 红楼:我是贾琏 > 第205章 湖北官员心善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05章 湖北官员心善

  戒备森严的武胜关前聚集了大量难民,都是一些老弱妇孺。

  有妇孺苦苦哀求守军放她们过去,找一条生路。

  但守军却表现或冷漠的看着百姓等死,粗暴的推倒哀求的妇孺,又或一脸猥琐的笑着,伸手揩油,真可谓丑态百出。

  关上守将见烟尘滚滚,立刻大声喊:“有贼至,闭关!”

  马背上的贾琏见关下百姓的临时营地密密麻麻,对身边的夏守忠道:“湖北的官老爷们真是心善啊,见不得难民。民变一年有余,奏折上竟从不提难民之事,更不提赈济。如今一见才明白,原来不让难民过武胜关,那便是没有难民,这些妇孺饿死光,也省得赈济了。”

  夏守忠听罢脸都白了:“小祖宗,别闹事了。”

  贾琏听了冷笑道:“江山社稷是陛下的,不让我管,说两句还不行?”

  看清楚来的是官兵,城下还能动的难民纷纷挣扎着离大路远一点,然而,依旧有遍地饿的走不动的百姓躺在原地,毫无光泽的眼珠对着天空,等待最后一口气息断绝。

  也许这些百姓的心目中,外地来的官兵才是最可怕的。

  “缴获的粮食还剩下多少,全都在这撒出去吧,也算夏公为陛下做点事情。”

  贾琏不动声色的提醒一句,夏守忠听了顿时明白,点点头道:“此为圣人积功德!”

  天有二日,这就是承辉帝面临的最大问题,这个问题只要存在,就很难施展手脚。

  夏守忠作为皇帝身边最信任的内侍,自然是有机会一定要宣扬皇帝的影响力。

  什么叫皇帝的影响力,当然是天下官员的拥戴。什么,百姓?有它们什么事。

  武胜关守将看清楚旗号,开关出城来迎,马背上的贾琏没着急下马,而是冷着脸道:“这位将军见旗号而开关,就不怕我们是乱军假扮的?湖北的大人们把武胜关交给你,也算是有识人之明了。”

  还没来得及通报姓名的守将,顿时脸都白了,紧张的浑身僵硬,表情恐惧的看着贾琏。

  夏守忠看不下去了,翻身下马,上前说话:“咱家是龙禁尉镇守太监夏守忠,奉圣人旨意南下办事,这位是四省招讨大臣张相麾下军法从事贾琏,荣国府嫡孙。”

  嗯,张廷恩的官方称谓为四省招讨大臣,名义上的鄂豫皖陕四省官军的总指挥。

  搞出这么大的阵仗,那是因为地方上的汇报太吓人了,襄阳城丢了,南阳被围了。

  朕就是地方官的嘴,骗人的鬼。招讨大军下来一试就知道,所谓的乱军,就是一群乌合之众。根本不经打,无非就是地方官太过无能,才导致的地方糜烂。

  守将连忙跪下道:“末将武胜关守备关鑫,见过小公爷,见过夏公。”

  已经下马的贾琏听到这句,顿时脸色一变:“武胜关乃重镇,此地参将何在?”

  武胜关为军事要地,一旦有事,堵住武胜关,即可堵住南下武汉三镇的道路。这地方最低也要放一个参将级别的将领,相当于一省副总兵。就湖北本地而言,一般武胜关守将由副总兵担任。日常的武胜关只要有两个守备的兵力,也就是两千人。

  贾琏一眼望去,武胜关上的守军,一千人都未必能凑齐。

  守备关鑫顿时满头冷汗,当着夏守忠的面,一个字都不敢乱说的。

  看着他支支吾吾的答不上来,夏守忠回头瞪一眼贾琏,温和的笑道:“湖北地方的军务机密,不好说就不要说了。吩咐你的人,准备足够的大锅和柴火,咱家运气不错,路遇贼首吴汉,一战擒之,缴获一批粮食,借点家伙给难民熬点粥吃。”

  没有为难武胜关的守将,心头憋着一团火的贾琏忍的难受,很快就找到了发泄的机会。

  衙门内,关鑫小心翼翼的伺候着两位大爷,他就是个小泥鳅,如果可以希望没有见到这两位。可惜他躲不开,只能硬着头皮奉承着。不是不想抱大腿,差距太大了,要看运气的。

  差距不大的上级拉拢下级,那是因为你有利用价值。京城来的贾琏和夏守忠,竭力讨好之下,能记住你的名字,将来见面还能想起来,那就是万幸了。

  “我出去走走。”贾琏呆着憋闷,起身出了衙门,夏守忠赶紧让人跟上,免得这位爷搞事。他本人实在太累了,坐下就不想动了。

  一道武胜关,内外两个世界,一边是末日,一边宁静如世外桃源。

  道边的一处宅子内,冲出一个红光满面肥头大耳的中年男子,边走边系腰带,身后还跟着十几号衣帽歪斜,满嘴酒气的狗腿子。一看就是刚从趴体里出来的。

  “该死,竟然有人来施粥,问过本大爷没有?”这人大摇大摆的从贾琏的面前冲过去,身后的狗腿子紧跟,竟然没有人正眼看一眼贾琏这群人。

  “竟然有人敢来抢您的买卖,不就是与巡抚大人作对么?”

  贾琏听到这两句对话,还没反应过来,这群人走远了。

  “柱子,听清楚了么?”贾琏回头问一句,柱子确定的点点头,并重复了一遍。

  跟着贾琏的龙禁尉头目脸都绿了,掉头就往武胜关衙门跑。

  不敢拦这位爷,怕给直接给打一顿,你都没地方伸冤。更怕被记仇,一辈子的事情。

  越是了解贾琏的越怕他,动不动跟人不死不休,谁不怕啊?

  话说这位爷在龙禁尉的眼里还算不错的,平时挺好说话,也不惹事,就怕他遇见看不下去的事情,那一准是要闹出点动静的。

  中年男子冲到关外,揪住一个守军头目的领子,指着正在卸下的粮食往架起的锅里倒,大声喝问:“谁让这么干的?把人叫来。”

  一身青衫的贾琏正好跟上来了,不怀好意,笑眯眯的上前:“是小生让人做的,这位有何见教?”中年男子一看贾琏,正欲发作,见他身后有十几个彪悍的随从,顿时换了一张笑脸,凑近了低声道:“在下湖北巡抚于大人家里的管事于福,您哪位?”

  这是个聪明人啊,贾琏倒是不后悔带着家将吓着人家了,毕竟安全第一嘛。

  考虑到承辉帝的压力,贾琏依旧忍着没发作:“家里做点粮食买卖,这不难民太多,看不下去了,拿出点粮食,积点阴德。”

  “嗨,您糊涂啊,如今粮食是抢手货,你看看那些妇孺,一碗粥就能换一个小姑娘,带回去养几个月,教点规矩,最差也能卖五两银子。您是买卖人,不用我教您如何挣钱,是吧?”

  中年胖子还是很小心,即便是便衣,贾琏的气度也太过少见了,至少他没见过。

  贾琏实在是不愿意听夏守忠唠叨,叹息道:“你啊,赶紧回去吧,别跟着碍事。”

  主人还算聪明,架不住狗腿子里有喜欢拍马屁的。

  从众中冲出来一个狗腿子,脸上酒未醒的模样,指着贾琏的鼻子道:“小子,识趣的赶紧把粮食送上,我家于大爷饶你一命。”

  丢下一桌子酒菜的夏守忠匆忙赶到,一看没闹出事情来,本已经放心了,不料意外从意料不到的地方杀出来。眼见那狗腿子抬手指着贾琏的鼻子,这厮还能忍的话,别混了!

  “说伱是狗,都玷污了狗的清名!”贾琏倒是没生气,反而挺高兴,这不就来机会了么?

  五步之外的夏守忠喊了一嗓子:“慢着!”

  贾琏回头不忍心的看了他一眼,再回头时,身边的柱子已经冲出去,余者纷纷跟上。

  但见柱子一手勾住骂人的走狗的脖子,往下一扯,膝盖顶下巴上,喀拉一声,下巴骨碎了。就这伤,基本算死定了。

  于福吓傻了,这帮人真是太凶残了!上来就奔着要人性命。

  夏守忠原地跺脚,叫到:“苦也!”无奈的上前来,一边吃瓜,一边想着该如何善后。

  无论如何,这位爷动了手,就只能让他先把气给出了,然后再谈其他。

  守备关鑫看着这一幕,瑟瑟发抖的跟在夏守忠身后,心道:“多亏我小心谨慎!”

  家将们收拾这帮地皮无赖,可谓秋风扫落叶。

  都知道贾琏心气不顺,下手格外的重。无辜不无辜的,谁还顾得上。

  这群人欺负百姓时耀武扬威,对上专业人士,没有一合之敌。就算是跑,那也是跑不过,被追上后,打断一条腿,死狗一样的拖回来。

  贾琏闻到奇怪的味道,看一眼对面的于福,脚下一摊液体,缓缓的四溢。这厮口中低声喃喃:“有内侍,祸事了!”

  十几个狗腿子被打翻,全都丢在一堆,死活暂且勿论,捂着鼻子的贾琏嫌弃的看一眼于福,回头对夏守忠道:“夏公,我气出了,先走了。对了,别影响施粥,谁碰谁死。”

  夏守忠闻言大喜过望,万幸万幸,这位小爷还没任性到底,惦记着圣人的忧心。

  湖北的于巡抚,再怎么不济,那也是一方大员,借此事收其心,为圣人所用,倒也不坏。

  说起来承辉帝挺惨的,这一类在两位君主跟前不带立场的大臣是大多数,说的好听一点是中立,说的难听一点是墙头草,或者待价而沽。

  湖北巡抚的请罪折子没少上,也没见承辉帝收拾他,不就是顾忌着还有个太上皇么?

  法理上承辉帝处置湖北巡抚,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,难的是皇帝一旦这么做了,更多的官员就会认为他苛刻下属,态度上就会变化。千万别小看这些地方官员,他们一旦联合起来,太上皇借题发挥,京城的各方力量也会态度生变的。

  一个搞不好没准承辉帝就会暴毙了!

  投鼠忌器,难啊!

  夏守忠目送贾琏走远,看都没看那群在地上唉哟惨叫的狗腿子,上前时抬手扇了扇风,忍着臭味对于福道:“回去洗干净,换一身衣服,咱家在衙门等你。”

  转过头回到衙门,得知贾琏吩咐人准备热水要洗澡,这才放心了下来。

  担心出事的夏守忠,也不休息了,直接到关门外面看着施粥。

  城外百姓得知是陛下派人来施粥赈济,纷纷朝北磕头,感谢陛下的活命之恩。

  有守军和龙禁尉维持秩序,砍了几个插队的无赖后,施粥进行的非常顺利,就是费点时间,大锅熬粥煮了一夜,天明时分,才算基本过了一遍,也不多,一人一小碗米粥。

  不给多,是怕饿久了,吃太多会出人命。

  当夜的夏守忠见到了于福,这厮总算是回过神了,把自己弄干净后,将一尊费尽心思弄到的金佛带上,本是要孝敬巡抚老母的礼物,如今算是借花献佛了。

  “夏公,此物重三斤四两,纯金打造。还望笑纳,小公爷那边也有一份礼物备着,您方便的时候带个话,小的好登门赔罪。都怪下面的人不懂事!坏了小公爷行善的心。”

  于福很会说话,夏守忠是不关心百姓死活的,他在意的是皇帝那边的需要。

  “你是个机灵的,会办事的,如今湖广的格局,圣人很不高兴。你家大人的请罪折子,圣人一直压着,就是盼着他能将功补过。”

  于福听了立刻顺着杆子道:“我家主人一定会跪谢圣恩,小的这便连夜回武昌,告知主人这一喜讯。”夏守忠抬手道:“施粥还要继续,咱家带来的粮食撑不了多久,关外施粥,关门也要开着,让那些还能动的百姓,过关有一条生路,你那生意,还是停了。那位小爷可以不动于大人,但收拾你却不回有任何手软。”

  “多谢夏公活命之恩,小的回去一定另外奉上厚礼。所需粮食,在下也会准备运来。只是这施粥,要持续多久?”

  再听不懂,于福就真的该死了。

  夏守忠满意的点点头:“一个月吧,只要开关放人,差不多一个月也该走完了。”

  心疼归心疼,一条命留下了。于福赶紧答应,表示这就回去照办。

  湖北巡抚于人杰闻讯,顿时又惊又喜,惊的是龙禁尉镇守掌印夏守忠悄悄南下,喜的是于福会办事,探明了陛下的态度,至于筹粮赈济的事情,于人杰肯定不会花自己的一分钱,他有的是路子搞到粮食。

  如今的朝廷属于强势期,地方士绅要是配合,于人杰就是父母官,要是不配合,事关个人前途命运的时刻,于人杰也不介意做一个酷吏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b17.cc。17书吧手机版:https://m.sb17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