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定论_初唐:砥砺前行
17书吧 > 初唐:砥砺前行 > 第八章 定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八章 定论

  第413章定论

  为了避免下属为难,李治很贴心的弄了一场不记名的投票,还不给他们协商的机会。

  陈青兕在宗室的选择上没有迟疑,在李世民时期,李唐宗室还是很厉害的,但此刻李唐宗室自李道宗逝世后就没有多少可以拿的出手的了。

  郑王李元礼固可称其贤德,精勤善政,颇有名声,但并无武功在身,跟李道宗是完全没得比。

  就算矮个里拔高个,李元礼是唯一之选。

  至于公卿的选择,陈青兕有过犹豫的。

  李绩、许敬宗两个选择。

  陈青兕最终还是选择了许敬宗……

  李绩远比许敬宗更有资格,但李绩最大的特点是不争。

  他已经不在乎自身的荣誉了,真要选择他,万一受到外力的逼迫,为了照顾自己的后人,难保不会将到手的荣耀让出去。

  许敬宗就不一样了,他没有硬功绩,能够拿得出手的还是配合李治收拾长孙无忌。

  长孙无忌有权臣之实,却并未有干祸国之事,反而于国有大功。

  他这一事迹,后世未必就能得好名声。

  何况陈青兕还知道许敬宗背地里还干了许许多多的蠢事,尤其是在史书上的妄自改动,随心所欲至让人发指。

  所以许敬宗死后,庙堂上的官员察觉出许敬宗的真面目后,提议给他上谥号为“缪”。

  作为一个干了一堆丑事的人,急需一件伟光正的政治事件。

  封禅是最好的政治筹码,有了这个政治资本,就算东窗事发,李治也得保他。

  只要许敬宗获得这个名额,陈青兕估摸着许敬宗就算面对武皇后的压力也不会放弃的。也许,还能造成两人的不和……

  念及此处,陈青兕毫不犹豫的写下了许敬宗的名字。

  同一时间,李绩也写下了自己的决定:李元礼跟陈青兕。

  李绩对时局看得太透,他知道就李唐现在的政局未来一定大乱,而陈青兕这样的人多半是能够笑到最后的。

  倒不是李绩对于陈青兕多有信心,而是陈青兕所表现出来的才能,那是能够抵定乾坤的存在,这样的人可以不重用,但一定得留着,关键时候不论对内对外都能有大用。

  动这样的人,那是自毁长城的举动,只有那些遗臭万年的昏君才会干的事情。

  李治固然比不上太宗皇帝,却也应该知道这个道理。

  因此李绩断定,不管未来如何,就算一时失意,遭受贬黜,也会被保护起来,在关键时候启用。

  这也是李绩押宝陈青兕的原因,如他这样的人才太难得了。

  李元礼在这方面随意的多,身为皇室宗亲,他恪守本色,与庙堂内部大臣无私下往来,也不惧任何人。昨夜许敬宗特地上门拜访,谈及此事。他给了对方面子,说会支持他,却也没打算真支持,反正是不记名的投票,谁知道呢?

  李元礼将宗室的一票投给了鲁王李元懿,至于公卿的一票,投给了自己的好友戴至德。

  许敬宗这时也写下了自己的答案,李元礼、陈青兕。

  许敬宗也是有自己的考量。

  李元礼这个皇亲位子是毋庸置疑的,至于公卿,许敬宗压下毛遂自荐的冲动……

  总之有资格的公卿就你们几个,许敬宗想来想去还是陈青兕的可能性最小。

  他太年轻了,固然功绩没有的说,但资历实在不足,选他对自己的威胁最小。

  何况昨日他已分别得陈青兕、李元礼的首肯,四票中得了两票,立于不败之地。

  李治收好投票,看着收集上来的名单,李元礼三票高中不意外,但陈青兕年纪轻轻便得两票,着实让李治有些惊讶。

  想了想,李治饱含深意的说道:“诸位的意思,朕明白了。待朕思量一二,再给诸位答案。”

  四人一并退下。

  陈青兕给了许敬宗一个会意的眼神,然后告辞离去了。

  他心底念着宝贝儿子的学塾的事情,打算亲自去虞家学塾、孔家学塾、颜家学塾去看一看。

  依照便捷的路线,陈青兕先到了离自己最近的孔家学塾。

  作为孔子的后裔,尽管他们部分族人为了承袭的所作所为,让人不齿。

  但这个时代孔颖达这一脉的孔家祖孙还是有真才实学的。

  尤其是孔颖达,他修编的《五经正义》,在李世民的支持下,直接成为了儒家正统,打破了关东文化的传承。

  得知陈青兕的到来,孔家书塾的大先生孔安亲自出来迎接。

  “陈先生能光临书塾,蓬荜生辉!”

  孔安今年七十有六,须发花白,撑着拐杖,脚步蹒跚,但声音却是洪亮。

  孔安对于陈青兕很是热情,他一大把年纪了,并不在乎陈青兕现在的身份如何,而是陈青兕在教育上的贡献。

  一篇蒙学的《三字经》,加上一篇劝学的说理文《师说》。

  仅凭这两篇文章,便奠定了他对教育行业卓越的贡献。

  孔安几乎一辈子都在教书育人,深知《三字经》以及《师说》的价值,今日能够与本人一叙,纵然一大把年纪,依然喜不自胜。

  孔安领着陈青兕向内堂行去。

  此时正好是课间休息时,年少的学生在院里嬉戏。

  他们玩的正起劲,在他们路过的时候,却同一时间停了下来,他们十数人本能的上前,欣然有礼的向孔安行礼。

  学生们年长的十余岁,小的七八岁,礼节却非常标准自然,行为举止也很得体。

  孔安微微颔首,介绍了陈青兕。

  一听是陈青兕,学生们情不自禁的发出了低呼。

  这声音很小,可十数人的声音汇集在一起,却也汇聚成了一阵呼声。

  陈青兕的出身,诗文,还有功绩,以及现在的年纪,那绝对是偶像级别的存在。

  孔安咳了一声。

  学生们立刻收起了惊叹,向陈青兕见礼,直呼:“陈先生!”

  孔安领着陈青兕入了内堂,沿途也见过不少学生,与之前的一样,给陈青兕的感觉这里的学生都很有礼貌。

  两人在内堂入座,陈青兕也说明了来意。

  孔安道:“入学绝无问题,老祖思想,有教无类,只要令郎肯学,老夫自会倾囊相授。这丑话得说在前头,这老夫这里,不管是尚书的孩子,还是寒门子弟都一视同仁,有过必罚,绝不容情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b17.cc。17书吧手机版:https://m.sb17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